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

「井仔腳鹽田」闢建於 1818 年,係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,以下何者描述「有誤」?

主話語:要按時、要在機會之時機將 神所賜之物收集並堆起來才對。---鄭約書亞

答:洲北鹽場分設



<資料來源: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局>

井仔腳鹽田:台灣最古老的瓦盤鹽田

井仔腳鹽田位於台南市北門區,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,建於1818年。這片鹽田在清朝時期被稱為「瀨東場」,經歷了多次遷徙和重建,最終在1818年定址於現今的位置 。



瀨東鹽場的歷史

瀨東鹽場最初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大林蒲,但在1800年因洪水毀壞,遷移至台南市佳里區的外渡頭。然而,這片鹽場再次遭遇水災,於1818年由李、王、張三姓共140位鹽民遷至井仔腳,開闢了第三代的瀨東鹽場 。這片鹽田在2000年停止產鹽,但後來為了觀光而重新復曬 。


<資料來源: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局>

鯤鯓王平安鹽祭

鯤鯓王平安鹽祭是一項結合鹽業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年度盛事,於每年10月在台南北門的井仔腳瓦盤鹽田舉行 。活動包括「請鹽」、「祭鹽」和「謝鹽」三部曲,展現傳統儀式的莊重與神聖 。這項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,也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節慶 。


<資料來源:上下流新聞>

謝鹽場域

謝鹽場域是指鹽工們在重要節日準備祭品拜鹽田,感謝天地與眾神保佑鹽產豐收的傳統儀式

。這項儀式在洲南鹽場每年年末舉行,結合傳統產業文化,形成當代重要的文化節慶活動 。


佳里外渡頭遷徙而來

佳里外渡頭位於台南市佳里區,曾是台江的渡船頭。清嘉慶年間,瀨東鹽場曾設於此,後因水災遷至井仔腳。外渡頭的厚德宮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,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歷史變遷。


<資料來源:成功鹽>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